以下为已解密的O&B军事数据库中调取中的脱敏资料
资料密级:绝密
存档日期:2018年7月7日
(资料图)
解封日期:2068年3月7日
状态:已解密
作者警告:本期内容可能涉及大量未经可行性认证的数据及概念,在载具的性能诸元上可能存在较大程度的不真实性,本文以略去或模糊化部分争议数据的方式以最大程度适应读者的需求。由于本期内容的特殊性,请执着于装备可行性的读者酌情阅读,如出现不适,本文及本文作者概不负责。
摘录内容:
一八计划是一项考虑到未来军事发展的多元化,信息化趋势以及未来可能爆发的世界大战的紧迫威胁而推出的一项旨在以全新的设计理念取代全军的机械化装备的一项大规模军事设计发展计划,本计划预计以提升部队合成化,信息化和模块化的方向,强化从野战到巷战甚至是两栖作战角度的陆军,海军陆战队,空降兵战斗力,提供高通用性,高可靠性,高战斗力的机械化装备及其配属的后勤保障装备。
一八计划第一期的产品包括通用装甲履带战斗载具和通用装甲轮式战斗载具,分别为重型合成旅和中型/快速反应合成旅提供步兵战车及其车族化衍生的各型装备。
一八计划第二期的产品包括通用两栖战斗载具和通用空降兵载具(BTR-DSh系列为其授权生产型号)。
一八计划第三期的产品包括轻型4x4突击车,通用卡车底盘以及35-55吨级通用坦克。
35-55吨级通用坦克计划作为第四代主战坦克的一种解决方案,发挥其通用性,统一全军的坦克类武器装备。
摘录内容结束;
O&B的设计团队亦有参与一八计划的部分技术设计。从解密文档中显示,俄罗斯国防部也参与了一八计划内的部分工程,占比不是很大,且大多为具有O&B相关背景的技术人员和官僚。并未有文档表明一八计划与在2022年爆发的俄罗斯-乌克兰战争有相关联系。
35-55吨级通用坦克,北约简称GPT,有时候也简称为通用坦克。其设计特色为高度模块化的车体配置,包括装甲防护系统,动力系统,武器系统的全部模块化。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在营地环境通过吊装设备进行更换不同的装甲包,不同的动力包,不同的行走机构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战斗。唯有更换整套武器系统时,需要在有对应硬件设施的帮助下才能进行。
通用坦克的最大特色在于其模块化的装甲,其车体基甲部分仅保证最基本的防护和结构强度,其余的防护调整全部以模块化/外挂/附加装甲的形式进行。在不同的防护水准下,坦克的重量约在32-57吨之间,最常见的配置一般在35到55吨,因而得名35-55吨级通用坦克。
关于35-55吨级通用坦克的另一部分内容,请参考前一则专栏:
考虑到无人化炮塔和集中防御的需求,针对主战坦克的若干子型号,通用坦克还可以选用无人炮塔,以优化防护和重量的平衡。在这个配置下,三名乘员在车体前部的舱室内呈品字型排布。由于无人炮塔的尺寸和有人炮塔并不完全相同,容纳三名乘员的舱室的位置要比有人炮塔型号略大一些,不至于让三名乘员在车体内过于拥挤。
除了乘员舱盖处的多处潜望镜外,驾驶员还可以通过遍布车身的摄像头了解外界变化从而实现一定的态势感知能力,如果有需求,这些图像信息也可以由车长和炮手调用。
根据设计,使用无人炮塔的型号和使用有人炮塔的型号的车体并不能完全相互替换,这是因为炮塔座圈位置,尺寸和乘员舱尺寸的不同而导致的。他们应当被视作两种型号。
使用无人炮塔的通用主战坦克分为三个子型号,分别对应有人炮塔型号的第三类,第四类和第五类防护,这意味着,使用无人炮塔的通用主战坦克,其防护等级是从主战坦克级起步的,并不涉及轻型坦克型号。
因为没有轻型主战坦克的型号,该类坦克装配的发动机功率统一为1500马力。
由于装甲包的种类繁多,是否选择外挂反应装甲亦增加了排列组合的可能数量。因此在此仅介绍五种标准配置以作为参考。
车体三维尺寸:
长(车体中型/车体重型/车体超重型):/8m/
宽(中型/重型):
高(炮塔顶部/遥控武器站顶):
装甲包用颜色表示防护强度:
蓝色为弱,以空心装甲为主,可能有一层复合装甲基底,
绿色为中,以复合装甲和空心装甲或反应装甲复合为主,
橙色为强,为填充满复合装甲或多层反应装甲,
红色为反应装甲。
无人炮塔第一类
无人炮塔第一类防护的车体基本和第三类防护,即主战坦克防护相当。无人炮塔依然使用较为全面的防护,但是没有外侧附加的反应装甲,以炮塔基本的复合装甲包作为炮塔的防御手段。
本型号较为注重战斗的持续性,因此较为注重无人炮塔的防护性能,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不容易被击中的部分放弃防护。
这个型号同时也较为兼顾防护和重量的平衡,属于这一类坦克中最为常见的版本。在这个防护下,坦克的吨位比起同防护的有人炮塔型号略轻,由于炮塔防护的集中,重量为44吨。
无人炮塔第二类
无人炮塔第二类防护在第一类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反应装甲,也使用了更厚的车体装甲,对位于有人炮塔的第四类防护。作为无人炮塔第一类防护的延申,这一型号着重于载具的防护性能,以适应更恶劣的战场环境。
这一型防护弥补了前一型号在车体防御上的漏洞,增强了车体和炮塔的的航向角防护。
和有人炮塔的第四类防护不同的是,考虑到针对无人炮塔的威胁主要来自正面,因此削弱了部分侧面的防护。这不代表侧面像一张纸一样一触即溃,侧面悬挂的重爆反依然有可观的防护能力。
这一型号还安装了一挺额外的车顶机枪,以半AI自主方式为操控方式,作为车长武器的补充。在需要时,炮手也可以调用这挺机枪的使用权,并接入主炮的火控系统,进行火力补充。
在这个防护下,载具的吨位为49吨。
无人炮塔第三类
无人炮塔的第三类防护是一个全面防护型号,对标有人炮塔的第五类防护的同时加装了主动防御系统。
这个防护配置考虑到了最极端的战场情况,使用了最高级的正面和侧面的装甲包以保证全面的防护性能。在主动防御系统的加持下,它可以应对最严峻的战场威胁,即使是炮塔被摧毁也能全身而退。
在这个防护下,车体的重量为55吨,几乎是这一型坦克能达到的极限。多亏了集中化的防护,它比起有人炮塔型号还是减少了两吨的重量。
全部静态展示:
待续
考虑到模块化装甲包的设想对于本设定的技术水平实在过于超前,该车应用的诸多设定,尤其在车辆配重和行走机构的取舍上,难以取得一个令多数人满意的合理性,这也是高度模块化的载具难以避免的问题。因此在多方权衡后,决定略微修改模块化装甲的设定,将底盘分为轻重两类,并将大部分装甲作为固定配置,降低模块化调整的比重。同时保证大部分零件的通用化,牺牲部分模块化调整的空间换取更合适的合理性,以作为一种成熟的主战装备。
但过于超前,合理性欠佳的设定不代表这是一个不好的设定。恰恰相反,想法和合理性的平衡比起单方面追求其中一种,对于一个优秀的、有创意的设定来说更为重要。想法和合理性之间的取舍体现的是作者不同的考量,而这种考量本身是不分三六九等的。
因此现有的35-55吨级通用坦克,将在设定上作为一种实验车和少量装备的型号存在。
新的通用坦克将会在外观上略做区分,主要针对现有模型的外观进行改善。
敬请期待
关键词: